原来只能在冬春季节出菇的双孢菇,今年在西平县环城乡道庄村却发展成为常年出菇销售的抢手产品,价格也由前两年的七八元一公斤卖到十多元一公斤。村民们高兴地说:“是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帮咱育肥了摇钱树。”
道庄村是西平县有名的双孢菇种植专业村,全村有标准化菇棚380座,种植面积38万多平方米,年产双孢菇40多万公斤,销售额300多万元。由于双孢菇生长对温度和环境要求严格,原来的菇房每年只能种植一季,产量低且上市时间集中,不但卖价低,还造成菇房春、夏、秋三季闲置。为了帮助道庄村提高双孢菇产量和效益,西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帮助该村规划了450亩双孢菇温控栽培扩建项目,投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财政补助资金70万元,道庄食用菌种植合作社配套资金210万元,共计280万元,新建了10座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智能温控菇房,并增添了大型空调、农药残留检测仪、无菌接种箱、恒温培养箱等设备,由规模化生产转入机械化温控生产,大大提高了菇房利用率和科技种植水平,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三熟,年产量提高3倍,每个菇房每年还可节省投资8000元。此技术在全村推广后,每年可增产双孢菇100万公斤,产品优质率达90%以上,增加产值800万元,净盈利300多万元。
目前,规划建设的10座智能温控双孢菇房已全部建成投产,9月底新菇即可上市,收到的订单每公斤售价都在12元以上。近段时间,到道庄智能温控双孢菇生产基地参观的食用菌种植户络绎不绝,不少种植户打算引进智能温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