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飚教授介绍推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主要有:在产业技术政策方面,着力点是“加大研发,强化创新”,在技术研发上,加大菌种创制,培育新型替代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轻简化技术及专用品种的研发。在产业组织政策方面,引入多元主体,推进多元发展,加大龙头组织培育,强化基地化发展,稳步推进工厂化生产。在产业经济政策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在财政支持上构建多元投资与融资体系,在基础建设上,强化基础设施与基本条件建设。在产业管理政策方面要注重质量安全,质量是产业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围绕食用菌产品质量强化法规宣传与执行力度,让产品安全观念深入人心,推进全流程标准化,构建可追溯体系;市场上实现农超对接、门槛监管等。在产业结构政策方面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区域结构上 形成主产区的同时,推进均衡发展,要考虑鲜品的空间距离、市场中心和销售半径,新建生产区一定要分析区域市场和市场容量。同时要围绕生产核心,构建食用菌产业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即以生产为中心的第一产业,以加工为延伸的第二产业,以生态服务为理念的第三产业:菌文化。在产业人才政策方面。在品种结构上解决好木腐菌与草腐菌的问题,同时构建多元化产品,一主多副、多主多副,不断开发和驯化野生资源,增加人工栽培种类。在产业链条上,向前延伸(基料开发),向后拓展(精深加工)。在主体结构上,减少以分散农户为主导的生产主体,培育以专业大户、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现代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提高主体结构层次。在产业人才政策方面,在人才培育上,分门别类,形成系列。例如初级的技术应用:绿色证书、技能培训等,中级的技术推广:专科、本科教育,高级的研发人才:博士、硕士培养,构建与完善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