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生优生 一生圆幸福梦
李春学家兄弟姊妹多,也目睹周围多子多女给家庭造成的沉重负担,认为“多子”并不一定“多福”,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是家庭之幸,社会之幸。为此,李春学果断选择了只要一个孩子,于2011年主动到镇计生办办理了《独生子女光荣证》,一门心思地投入到美好生活的打拼中。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孩子学习刻苦,富有爱心,多次获得优秀学生称号。
“我妈妈在孟溪街上开得两个门面做服装生意,我家也买了100多平米的新房,我和班上父母有工作的同学没有什么区别,我为我的爸爸妈妈而自豪。”李春学的儿子李泽林高兴地告诉笔者。
乡亲们也都以李春学为榜样,该村出现很多独生子女户和二女结扎户,今年无政策外生育,少生优生,幸福一生。他们生活稳定,很多都过上了小康生活。李春学用他的创业实绩,唱响了一曲少生快富之歌,成为影响周边群众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楷模。
创新模式 带动圆标兵梦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李春学不断探索创新模式,希望能辐射带动更多计生“两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摆脱背井离乡的困境,让村里的孩子们每天能看到父母,老人每天看到儿媳,从而一家人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
目前,他的孟溪桃源香菇基地采用“计生协+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以“三点一式”进行计生“两户”产业发展扶持,即资金由计生协会整合项目支持一点,镇政府帮扶一点,计生“两户”自筹一点,实施集中连片种植模式进行发展。这样既保证了鲜菇出售充足供应,又促进了计生“两户”增收、家乡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党委、政府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真可谓一举多得。
“我加入协会,到李春学那里买菌棒2元一段,买了2万段,每段纯收入1.5元,他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不要我们出基地租金,一年内净赚3万元。”独女户毛全康感激地说。
“如果我们自己采摘鲜菇结束了,就到李老板那里打工,女工按70元/天,男工130元/天,在他这里做工都是每月发一次工资,从未拖欠。”独子户杨敏连忙插话。
“我们发展香菇产业不愁卖不出去,有李老板联系销路,他也买了3台烘干机,相等于给我们买了‘保险单’。”二女结扎户毛全勇抢过话说道。
今年初,他的基地占地已达100亩,已经建成菌棒生产加工房2座,标准贮藏室1座,菌种房1座,生产大棚80个,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0人。他的基地新增加入了10户计生“两户”,种植香菇60万段,预计实现产值240元,利润90元,户均增收4.5万元,全年解决镇内计生“两户”剩余劳动力30人,人均工资2.2万元。
“县扶贫办今年资助我130万元,资金即将到位,所以我打算明年入户计生 ‘两户’20户,种植香菇120万段,解决计生‘两户’剩余劳动力50人实现产值480万元。”李春学信心满满告诉笔者。
现在,他不仅使自己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而且带领全村群众发展经济,成为大家公认的少生致富带头人。
李春学说,做什么事情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入钻研,越挫越勇,方能成功。我想再用5年到10年的时间,依托“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将“桃源香菇”建成集香菇科研、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桃源花菇”产业园,发展占地200亩,年产量300万段,解决就业人员200余人,年产值近1000万元的规模,打造成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品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