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于2005年人工栽培绣球菌获得成功,2008年在福州闽侯实现规模化栽培,2011年国内首个工厂化栽培企业投入生产,目前国内已有福建火麒麟食用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福建容益菌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福建天益菌业有限公司3家企业投入生产。林衍铨研究员细致讲述了菇房结构及栽培架、制冷设备、设备配置、通风换气设备、加湿设备、光照设备等设备配置,从绣球菌母种繁育、原种制备、菌袋制作、菌袋制作、菌丝培养、原基诱导、出菇管理、采收等一系列绣球菌工厂化的栽培工艺。
绣球菌在国外研究起步早,相关专利多,产品开发以深加工为主,多为保健品、化妆品,相关专利也较多。相关专利专利已达150多项,韩国、日本占多数,其中日本专利局有67项,韩国知识产权局有74项,我国的绣球菌栽培方面专利有绣球菌人工栽培方法。针对我国绣球菌的开发现状,林衍铨研究员提出要加强高产优质菌种的选育,加强液化菌种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加强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
据悉: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历时四天,6个院士专家主题报告,15个专题报告,7场座谈会、推介会、讲座、论坛和圆桌会议,来自包括香港、台湾等27个省市和4个国家的800多名参会代表参加会议。同期举行的2014中国食用菌博览会吸引了130多家企业参展,2000多个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进行展示,进场观众达1万多人。
据悉: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历时四天,6个院士专家主题报告,15个专题报告,7场座谈会、推介会、讲座、论坛和圆桌会议,来自包括香港、台湾等27个省市和4个国家的800多名参会代表参加会议。同期举行的2014中国食用菌博览会吸引了130多家企业参展,2000多个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进行展示,进场观众达1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