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007](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9/24/17-54-37-35-21325.jpg)
![IMG_402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09/24/17-54-52-26-21325.jpg)
易菇网讯:绣球菌形似巨大绣球,菌肉脆嫩,风味独特,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药用真菌。2014年9月14日至17日,由中国菌物学会、华中农业大学、易菇网共同主办,以“研判大势、预见未来”为主题的2014中国食用菌产业年会在武汉科技会展中心隆重召开,在16日下午“专题报告”环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林衍铨研究员作《绣球菌研究进展及工厂化栽培技术》精彩报告。
绣球菌目前仅日本、韩国、中国可实现人工栽培,由于数量稀少,药效独特,深受国际市场青睐。林衍铨研究员从绣球菌的人工驯化进程、栽培方法、栽培原料、营养生理特性、栽培生理特性、工厂化栽培六个方面讲述绣球菌的人工栽培研究进展。20世纪80年代,绣球菌通过野生菌株分离、驯化,1990年进行绣球菌的栽培基质研究,1993年绣球菌首次栽培成功,1996年绣球菌瓶栽成功,2000年绣球菌实现了小面积生产。林衍铨研究员介绍,日本的UNITIKA公司开始工厂化栽培绣球菌,韩国于2003年绣球菌栽培成功,成为第2个可实现绣球菌人工栽培成功的国家。
林衍铨研究员介绍,从栽培季节上,绣球菌栽培分为自然栽培和工厂化栽培;从栽培容器上,绣球菌栽培分为瓶栽和袋栽,从栽培方式上可分为袋料栽培和原木栽培。绣球菌的栽培原料包括石灰粉、木屑、石膏粉、面粉、黄豆杆、红糖、玉米粉、糯米粉等。绣球菌的营养特性方面,PDPA 可作为母种较为理想的培养基,芒果、马尾松可作为栽培绣球菌的较佳树种,液体培养过程中,适宜的碳源为葡萄糖、大米淀粉,适宜的氮源为蛋白胨。绣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方面,最适温度为24~26℃,最适湿度为60 %~65 %,绣球菌的栽培生理特性方面,基质养分消长规律体现为菌丝生长需要大量氮素,基质中含氮量下降,速效氮增加;子实体阶段基质中全氮量总量增加,速效氮减少。绣球菌需要磷素营养,栽培基质中有添加磷素的必要,整个生育时期都需要钾素营养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