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妃甸区八农场,位于木匠庄村南的成盛食用菌基地种植的蘑菇将会与众不同,种植原料很特别,以发酵后的牛粪和菌种为主,混以小麦、水稻的秸秆等。此外,出菇废料可生产有机肥,这既能有效实现养殖、种植业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粪水和燃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又能为周边的村民开辟增收致富的新路径,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该食用菌基地已经搭建好的10座双孢菇大棚,一排排架子排列整齐,其他种植设施也已经基本到位。
“这里将采用立体种植模式,通过装空调等先进设备,最终实现温度和湿度自动控制。预计10月开始菌种培养,元旦春节期间蘑菇就能上市。”八农场蔬菜办主任郑均亮介绍说:“一个棚的有效面积是200平方米,种植面积500平方米,每平方米大概能产双孢菇30斤,北京现在的市场价格为12到15元每斤,你可以算算能收入多少钱!”
据介绍,八农场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3.5万吨,有年存栏860头的江原奶牛养殖,年产牛粪达3000吨,且澳新牧业5000头肉奶牛养殖项目已完成征地……这些资源为该场发展双孢菇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优势,积极发展循环链条产业,开辟农业增效、农工增收的新路径,依托菌品产业相对成熟的种植技术和场内充足丰富的原料资源,该场引进唐山市鼎盛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设双孢菇种植园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5450万元,占地200亩,其中设施农用地170亩,建设用地30亩,主要建设标准化大棚50个以及厂房、生产车间等。项目建成后,年产双孢菇3000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安置就业320人。项目已于5月底开工,目前,一期建成标准化大棚10个,预计10月上旬可投入生产。正式运转后,既可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大棚种植业,使农工群众增收致富,又将为推动曹妃甸区乃至全市食用菌行业的产业化发展起到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