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丰收时节,通江银耳如花绽放。
在通江县城各土特产门市,随时可见操着不同口音的顾客在选购银耳;在遍布全县的各银耳产业基地,收购商已经排起了长队;在银耳汤加工厂前,标有“京”、“陕”、“湘”、“渝”、“浙”等车牌的大型卡车驶进驶出;在各银耳主产地村民的院坝里,耳农们摊晒着银耳,笑得灿烂。
近年来,通江县大力发展以银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2013年,全县种植食用菌达3.5亿袋,产鲜品达16万吨,产值达18.2亿元,5万耳农实现增收致富。今年,全县种植食用菌达4亿袋,产值有望突破20亿元。
市场好 业主投资更加积极
通江县群山起伏,植被丰富,气候温和湿润,非常适合食用菌的生长,更是银耳的发源地,有“中国银耳之乡”的美誉。
2004年,通江银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1年,通江银耳搭乘“神八”遨游太空。受此带动,通江银耳更加畅销全国,并远销日本及东南亚,价格也持续走高。
“前几年,我在大城市工作,很多朋友听说我是通江人,都让我给他们带通江银耳。通江银耳在外边是高端宴席的宠儿,也是馈赠的佳品。”返乡开发银耳产品的公司老总杨发明说,正是看到通江银耳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市场潜力,他毅然放弃了大型企业高管的工作,于2012年9月返回通江注册了有机农业有限公司。2013年,该公司接种青杠椴木有40多万斤,银耳总产量1.5万斤,各种银耳产品一投入市场就大受欢迎,供不应求,实现销售总额500多万元。
发展通江银耳仅仅一年,就有如此好的收益,让杨发明对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充满了信心:“当太空银耳全面投产时,通江银耳的发展将迎来最辉煌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