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线搭桥多方共赢
蘑菇长完一季后,菌棒就要被销毁。量大难清理让废菌棒变得“姥姥不疼舅舅不爱”。随着今年“五水共治”工作的展开,如何安置这些废弃菌棒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废菌棒的结局只能是被焚烧或抛弃吗?为了给废菌棒找一个“好归宿”,洪合镇爱卫办及时与镇农技中心取得了联系,了解到位于良三村的春晓花木合作社对废菌棒的需求较大。被保洁公司、蘑菇种植户和村民们嫌弃的废菌棒,在这个苗木培育基地里可以变废为宝。该基地负责人杨海音表示,废菌棒可以有效改良本地土壤的土质,使土质更加疏松,此外还可进行基质栽培。
一边对于废弃菌棒有需求,另一方却为废菌棒的处理而发愁。洪合镇爱卫办的工作人员与镇农经部门联系,梳理出全镇蘑菇种植户名单,挨家挨户走访劝说,为三方牵线搭桥。
8月底,镇里的蘑菇种植户、保洁公司和苗木基地达成一致,由农户直接与保洁公司的司机联系,利用下班时间将废弃的菌棒运到苗木场内。几个星期下来,已经有十几车原本将被焚烧或丢弃的废菌棒被运到了苗木基地,继续发挥作用。
对于这一方案,杨海音很是欢迎,“以前我们没有时间去联系周边的农户,多亏镇里帮忙联系。使用废菌棒作为肥料后,每年购买肥料的成本大概能够节省十几万元钱,效果也还不错。”而不少蘑菇种植户也表示,现在有车上门帮忙处理废菌棒,价格也很合理,省了不少事。
“垃圾只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洪合镇爱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严堵、打压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政府搭台,做好服务工作,既避免了废菌棒白白浪费,也减轻了环境污染的压力,实现了节能环保,可谓多方共赢。接下来,洪合镇将进一步开拓废菌棒的“销路”,探索将其应用于大棚蔬菜等其他农业生产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