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节是野生毒蘑菇生长旺盛期,同时也是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贵州省食药监局近日发布野生毒蘑菇中毒食品安全预警,目前毒蘑菇中毒无特效解毒药,也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办法,因此切勿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以免发生中毒。
记者从贵州省食药监局了解到,误食野生毒180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种。毒蘑菇与食用菌的外形相似,鉴别其是否有毒需专业机构识别,民间流传着一些识别方法经证明并不可靠,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
有关专家介绍说,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主要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害等,严重者可死亡。食用毒蘑菇中毒后,往往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专家提醒,一旦误食毒蘑菇,应及时送往医院就医,不可自行服药。
目前,贵州省已发布预警严禁各类学校食堂、重大接待和群体宴席加工制作野生菌;其他餐饮服务单位尽量不要加工制作野生菌,生产、加工野生蘑菇时,要确保可食蘑菇不会混入有毒蘑菇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