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中国香菇城的菌种监管困局


    【发布日期】:2014-10-06  【来源】:丽水日报
    【核心提示】:庆元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姚文说:“食用菌种子监管没有第三方的鉴定机构,到底是菌种的原因,还是菇农操作上的原因,或是原材料上的原因,无法判断。”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药用菌研究所所长郑巧平表示,如果邀请一批专家去现场诊断,一般能鉴定出烂棒原因。
      种子监管出现问题,谁来买单?
      庆元县江根乡江根村村民吴祥斌最近遇到麻烦,刚种下菌种的菌棒出现了发黑、腐烂的现象。是不是购买的菌种出现了问题?香菇烂棒又由谁来管?
      【现场问政】
      江根乡江根村不仅吴祥斌一人受灾,在十几户菇农生产的13万多段菌棒里,有近8万段出现了类似症状,估计成本损失近20万元。
      “我只有菌种和我哥不同,都是在同一时间,放在同一地点,用同一材料、同一配方制作,我的烂了,他的没烂!”吴祥斌说,凭此,村民们普遍认为,是购买的菌种出现了问题。
      到底是不是菌种的问题?应该由谁来负责鉴定?
      菌种的提供方——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认为,高湿、高温天气,以及菇农的不规范操作,是导致烂棒的主要原因。
      庆元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姚文说:“食用菌种子监管没有第三方的鉴定机构,到底是菌种的原因,还是菇农操作上的原因,或是原材料上的原因,无法判断。”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食药用菌研究所所长郑巧平表示,如果邀请一批专家去现场诊断,一般能鉴定出烂棒原因。
      【回应承诺】
      “我们是通过食用菌专家到现场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了最后的结论。”庆元县农业局局长洪宝如表示,专家是由县农业局指定,或由农业执法大队邀请的本土专业人士。鉴于“135”香菇属于抗热性最弱的品种,专家组指出烂棒并不是菌种问题,主要原因是今年的高温高湿天气。
      洪宝如还澄清说,庆元食用菌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属于不同的工作性质,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却并没有“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为他们都无法影响县农业执法大队的工作。
      放眼长远,庆元县委常委、副县长吴青松说,从政府服务角度出发,第一,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应从技术方面进行补救;第二,大力推广菌棒工厂化生产和标准菇棚的建设,有效减少烂棒;第三,重视技术培训和推广,在异常气候增多的情况下,注重科学培训来保障菇农利益。
      【专家点评】
      丽水市农科院院长、高级农艺师包焕盛表示,针对上述事件,丽水市食用菌研究机构因为机构建设滞后,虽具有鉴定能力,却无法出具鉴定报告,是相关事件无法合理解决的主要原因。
      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推广研究员孙健评价说,庆元县高度重视此次事件的处置,采取的措施也很恰当。如果以后能加强对标准菇棚的建设,并对菇农的种植技术进行培训,这些后续做法将对类似事件的出现起到防范作用。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