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室外,寒气袭人,大棚内,暖意融融,堆积如山的菌棒上结满了一朵朵香菇。这是记者12月18日在金台区金河乡八里村入住的陈仓区新街镇官村“香菇族”大棚里看到的情景。
官村地处我市西部深山区。为了摆脱困境,寻找致富门路,村“两委会”先后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香菇专家教授,举办香菇食用菌专业技术培训,鼓励有志青年走出大山创业致富。从2002年起,村民魏新海、魏明科、彭玉山等4名青年携妻带子,来到我市郊区金台区金河乡八里村的荒滩地上“安营扎寨”,建起了一座座香菇大棚。在他们的带动下,新街镇菜园村、老庄村、新街村、丘家山村等村民纷纷走出西山,在八里村建棚种菇。
走出深山创新业。如今,金台区八里村已成为我市种植香菇基地,在每年7月份加工菌棒时,由于人手不够,许多城里下岗职工、郊区农民前来打工,最多时每天打工人数高达300余人。
据了解,目前,云集在八里村的“香菇种植户”已有20多户,每年种植香菇400多万棒,年产值达到700多万元,每户每年纯收入4万元左右。 本报记者 庞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