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10/09/09-38-47-73-21325.jpg)
“在我们脚下的这些是低矮嫩绿的中药材绞股蓝,对面黑色大棚里栽培的是木耳,附近的这些山头上还种着成片的毛竹……”9月28日,在华安县马坑乡下垅村的懿农农场里,农场主李如洲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这几年来辛苦创业的成果。
马坑乡是漳州海拔最高的乡,下垅村是革命老区村。今年45岁的李如洲,早些年在外艰苦打拼,前几年回到地广人稀的家乡,创办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带领村民发家致富,他有自己的一套绿色“致富经”。
“初中毕业后,我在厦门市建筑职业学院修读中专课程,毕业后从事建筑安装,在漳州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厦门分公司工作,辗转漳州、厦门两地,也曾担任过项目经理。”李如洲忆述着当年在外闯荡的日子,开阔了视野,积攒了资金。
2007年,李如洲毅然回到家乡,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为何回乡创业?李如洲说:“看到自己家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村民们仍是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来养家糊口,我就谋求着一条能够带领全村致富的新路子。”
2008年9月,李如洲凭借自己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村民的信任,高票当选了村主任一职。从此,他更加自信地开始带领村民尝试养牛、种花等不同的发展方式。
起初,李如洲投资70余万元圈养起百余头牛,但由于地处山区,从外地购入饲料成本高,后改为放养,却因山上海拔高,天气冷,草料生长慢,且放养的牛时常会破坏到其他农户家的农作物,历时一年多的时间,这种养牛致富的方法终告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