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岭东定国山林场原万达采摘园的园区内,机器轰鸣,几十名工人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分工合作,正紧张有序地生产食用菌基料菌棒——岭东花菇生产基地落地生根,正式投入生产。该项目负责人李甲东告诉记者,这个花菇种植基地建成,是年初成立的佛母山食用菌种植研发中心在花菇种植技术研发成功之后,首次落地,形成规模化种植生产能力。至明年初,整个基地将实现年种植花菇100万袋,销售收入超千万元,带动就业60多人。
据了解,目前我国食用菌年生产量达1038万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5%,世界食用菌年人均消费量达0.6公斤,而我国年人均消费量仅仅是世界食用菌年人均消费量的1/2。因此,食用菌市场有着广阔的空间。食用菌产业是近年来在我国飞速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食用菌产品成为我国农副产品出口创汇的主要商品。
李甲东介绍,食用菌栽培条件首先要进行地区区域选择,关键是温度的选择十分重要。适宜自然生长气温一般在5℃-30℃之间,根据不同的品种安排不同的生产季节,使每个品种出菇时处于最佳的温度时期,有利于高产、稳产。“而从我市的气候条件来看,春夏秋三个季节都完全满足食用菌生产的条件。”另外,李甲东还告诉记者,花菇生产基地落户岭东,也是从年初引入种植技术,对全市多个具有规模化生产条件的乡镇考察之后,最终决定的。“主要是比对就业人员、原料资源和优惠政策等方面。”李甲东说,岭东花菇生产基地产出的花菇,主要面向韩国出口,并已与韩商签订出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