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贪心 每人各有固定线路
“开和了! ”循着吆喝声大家凑上前去,只见在一堆松针里,指头粗的松蘑伞盖还未打开,泛出滑腻的光泽。老徐用冻得发抖的手小小翼翼地将松蘑捧起,放在了竹筐里。很快,徐世磊也捡到了当天的第一个松蘑,不过这个松蘑上面有两个指肚般大小的窝,旁边还有一条粉色指头粗的虫子。 “父辈们刚开始捡松蘑的时候,也是看到虫子吃了没事儿才敢捡。 ”徐世磊解释道。
“开和”之后,老徐三人不时就有收获,但记者却迟迟没能捡到。 “我们上山心里是静的,眼里只有松蘑,这样才能捡到。我们每个人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线路,隔几天重走一次,这些都是父辈们带我们走的路。 ”老徐说。近4个小时后,3个人终于采满了大半筐蘑菇。但看到记者爬山吃力,老徐决定带队下山。 “平常我们也是捡满了筐就下山,从来不贪心。 ”老徐说。
靠山吃山 村民从心里爱崂山
还未开盖的小松蘑,收购价30元一斤。开大的蘑菇,制成干蘑菇,一斤的价格在300元左右。 1999年,老徐贷款在村里开了一家以自己的名字“本领”命名的农家宴。 “干蘑菇可以用来炒肉、炖鸡,价格在五六十元左右,鲜蘑菇可以用来做汤,这个价格能到120元了。尤其是崂山松蘑炖鸡,几乎是每桌客人必点的。 ”老徐的儿子建业告诉记者。
说起松蘑给村民带来的收益,老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因为降水均匀,蘑菇的采摘期要比往年长很多,如果两个月的时间都上山的话,一般一名村民这一季可以收入1.5万到2万元。如今,在崂山脚下的乡村,农家宴遍地都是。山里各种各样的野菜、鲜嫩的蘑菇、香甜的水果,为村民带来了大量的收入。老徐自豪地说,在村民眼里,崂山就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宝山”。记者 马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