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18日讯 驻马店日报报道: (通讯员 夏 阳 孙 涛 舒 淼) 9月初,泌阳县60万袋春栽香菇菌棒出口韩国,菇农直接获利180多万元。菇农吕付亭生料种植姬菇成功,深加工产品供不应求。在经历了2002年~2004年连续几年的行情低迷后,泌阳香菇自去年开始行情上涨,出现了一路飙升的良好势头。
香菇生产是泌阳县的支柱产业?泌阳香菇的种植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指标均居国内外领先地位,该县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十佳商品基地县。
几年来,泌阳县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拉长产业链条,全方位、多层次开拓国内外市场,实现了由食用菌大县向强县的跨越,谱写了食用菌生产新的华章。 创新栽培技术。该县批量引进“液体菌种培养器”,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了菌种质量。改变传统脱袋转色工艺,在不脱袋的条件下,完成生量转色阶段,简化了生产工艺,有效防止了杂菌感染。不脱袋全光育菇,既能调节小气候温度、湿度,又可增加花菇的洁白度。香菇采摘后,改变传统明火加温烘烤工艺,采用先进的电热烘干技术,生产出符合国际卫生出口标准的食用菌产品。
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该县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标准选择原辅材料,从菌种生产、栽培管理到产品深加工,都实现了标准化生产。
推广标准化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目前,该县已集中改造菇棚8600个,标准化生产范围覆盖了全县24个乡镇的300多个行政村。今年,该县推行标准化生产5151.7万袋,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7.8%。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菇农的整体综合素质。该县举办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技术人员培训班,为菇农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同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为菇农传授技术、排忧解难、搞好咨询服务。
积极培植食用菌加工龙头企业。新成立了泌阳县兴农菌业有限公司、大山食品有限公司,新引进的日本株式会社香菇深加工企业正在建设,进一步拉长了产业链条,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先进的生产工艺、诱人的经济效益,激发了该县菇农的生产积极性。今年,该县已完成袋料香菇6500万袋、白灵菇720万袋、小姬菇1200万袋、黑木耳540万袋(段)、杏孢菇20万袋,预计可实现产值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