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坪的黑木耳种植行情很好,这里有好山好水,何不利用现有场地种黑木耳呢?”无意中,盛根有萌发了种植黑木耳的想法。浦江县有5万多亩葡萄,每年修剪的葡萄枝条达数百吨,这些都可以成为种黑木耳的原料。说干就干,盛根有先后到浦江县杭坪镇大楼村黑木耳基地和龙泉等地考察取经,很快就掌握了黑木耳种植技术。试种中,他从菌种选择到温室育种,再到室外浇水,精心细致,两亩田的黑木耳长势良好,喜获丰收。
虽然先前养猪的经济效益可观,但在盛根有看来,种植黑木耳的前景远好于养猪。“养猪就怕犯病,人一天到晚围着猪圈转,走到哪里都有一股臭味。”盛根有说,好几次去亲戚朋友家做客吃饭,都有人说他身上有一股猪臭味。而种植黑木耳就不一样了,只要菌棒培育环节做好了,其他就靠天气,无非是天热长得快、天冷长得慢一点。
前几天,盛根有把自己种植的黑木耳拿到龙泉的交易市场上,客户反馈“木耳片厚实,口感细腻”,纷纷向他下订单。盛根有信心更足了。今年,他投资40多万元,将基地由原来的两亩扩大到15亩,并整天扑在基地里,仔细研究菌房搭建、锯末加工、分配装袋、灭菌、接菌等一道道工序。他说,今年要力争实现20万元净利润。
关停养猪场的经历,盛根有铭记于心。他觉得只有走与环境承载相适应的道路,发展生态经济,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已经有了打算,待黑木耳基地形成一定规模后,引进种植“洋山桃”,形成一条种植“木耳———瓜果”的生态产业链,回收利用浦江葡萄的残枝,将枝条碾成锯末,包装成袋,发菌成黑木耳,木耳完成采摘后将这些锯末用做桃林的肥料。
盛根有还有个打算,那就是带动当地村民种植黑木耳。他说,只要周边村民有需求,自己一定毫无保留传授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