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增计划 牵引产业转型升级
通江银耳,自古素有“皇帝女儿不愁嫁”之称。
然而,面对近年来全国各地银耳业崛起、食用菌消费市场变化、自身精深度开发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等“新行情”,通江决策者很快意识到危机——必须抢占先机,加快转型升级。
能否化危为机?
通江,拥有银耳及食用菌生长的独特自然环境,且还是我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通江产的银耳,有机、纯天然、营养丰富,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中的四分之三都能提供;市场对通江银耳需求量不断增加,通江食用菌产业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体系日益完善。经过调研、咨询、论证,目前已形成产量大、品质高之优势,全国无出其右。系列调研中,通江决策者更坚定了发展信心。
打开新视野,机遇就在眼前。今年2月,在对县情与市场充分把脉后,通江县委、县政府启动一个令业界惊叹的产业发展谋略,即银耳倍增计划:通过银耳单产、生产规模、行业产值、农民收入和产业形象五个倍增及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实现银耳产业“百亿”目标。
通江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军解释说,倍增计划以“文化提升,科技先行,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龙头带动”的发展战略为引领,以产业集群为轴心,着力通过延伸产业链、做强深加工、科技创新、品牌创新,推动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迈向高端化与全产业链式发展。
在政府、市场双力牵引下,通江以银耳为核心的食用菌产业风生水起。
在环境优化中,从政府到金融机构、保险机构、中介机构等,聚力构筑起了产业腾飞的“绿色航道”。在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的指导下,建起多个业内一流的高标准产业基地,现建有食用菌基地乡(镇)27个、专业村75个。在“倍增计划”带动下,裕德源、光泰科技、山霸王等龙头企业纷纷在跑步中强抓管理、技改、研发等,绘写着转型升级发展的生动实践。围绕产业园区化发展,斥巨资打造的占地面积2400亩的中国·通江银耳产业园正加速形成,园内不仅设有生产区、精深加工区、物流区、商务休闲区,还设有银耳博物馆、四川食用菌检测中心、银耳交易市场、银耳主题公园等多种高端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