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标准化食用菌大棚,鳞次栉比;一辆辆运输车辆,来往穿梭;一个个菇农正忙着采摘、挑选,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15日,在“中国食用菌之乡”——河北平泉县桲椤树镇义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
“今年初,我在合作社园区经营管理4万袋香菇,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到目前已采摘两潮香菇,收入达12万多元,这比外出打工、种地强多了!许多村民都想加入到这个团队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平泉县郭杖子村8组村民樊国龙高兴地说。据了解,平泉县义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位于桲椤树镇桲椤树社区,成立于2011年8月份,现已建设占地200多亩的四个地栽香菇和立式香菇示范园区,纯利润达100多万元以上,与原有园区集中连片达500亩,其中设施面积400亩。
在促进产业发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方面,该合作社强化管理、创新经营理念,针对周边贫困户无资金建棚的实际问题,实施了 “零投入、零风险加最低保障金”的扶贫模式。在管理上,由义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统一建棚,统一制袋、发菌,将发好的菌袋分发给贫困户并与他们签订回收合同,农户不用出资只出工进行经营管理;在技术培训上,由合作社选派技术人员进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指导和服务;在产品回收上,农户生产的产品全部由合作社进行回收,合作社扣除菌棒成本费用后,所剩余利润归菇农,对于没有利润的菇农,由合作社负责按人发放菇农工资,每月1500元。这种扶贫创新模式,即解决了贫困户无资金难题,又吸纳了贫困户的富余劳力,促进产业的发展。
“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真正富。今年,合作社共栽培香菇300万袋,发展新模式示范户21户,目前,已出2潮菇,去除承包费用,平均户均纯收入达1万元左右,下一步还有3潮菇待出,预计年纯收入可达6万多元。” 共产党员、平泉县义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会长李树君说。
2014年,“中国食用菌之乡”——平泉县认真实施“质量立菌、科技兴菌、龙头强菌、市场活菌”发展战略,围绕产业经营模式、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研发、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品销售市场拓展等方面,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扎实推进食用菌产业再上新台阶。
“今年,我县共发展食用菌4.5亿标准袋,预计产量可达45万吨,产值达45亿元。新建食用菌园区80个,面积5000余亩,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0%”, 全县已培育食用菌龙头企业40余家,食用菌产品远销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平泉县食用菌产业服务局副局长李忠民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