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清晨,江苏盱眙县祖陵村村民吴壮推着推车,在盱眙苏宁食用菌生态农业培训示范基地(简称“食用菌基地”)采摘着当天成熟的蘑菇。这个食用菌基地是苏宁众多扶贫项目中的一个。因为持续公益扶贫行动,苏宁获得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的“全国扶贫开发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改输血为持续“造血”,贫困农户一年增收2万元
吴壮今年49岁,面庞黝黑、憨厚腼腆的他以种庄稼为生,家中有84岁的老母亲需要赡养、10岁左右的的小孙子需要抚养,而他的妻子在2012年经历心脏手术后就丧失了劳动力,他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家庭经济负担可想而知。
眼看着同村很多人外出打工挣钱,老吴也动过念头,但一大家子人需要他照顾,“实在是走不开。“吴壮说。
今年十月份,盱眙苏宁食用菌生态农业培训示范基地竣工并逐步投产后,明祖陵村村委会安排吴壮到基地工作,既保证了吴壮能够照顾好家庭,同时有着稳定经济收入。
这个基地,是苏宁与盱眙县挂钩扶贫的项目之一。2014年,苏宁与盱眙县明祖陵村形成帮扶关系,作为第一个非公企业加入江苏扶贫开发“五方挂钩”帮扶工作序列。明祖陵村是典型的“389961”村 (38,指的是妇女;99,指的是老人;61,指的是儿童),外出打工已经成为当地人主要的收入方式,而留下的大都是妇女小孩和老人,因为缺乏专业化的种植管理技术,大家无法从朝夕相处的土地上挖掘出更大价值的财富。
正是看到这个情况,苏宁决定改变以往单一的扶贫方式,出资100万元援建盱眙苏宁食用菌生态农业培训示范基地,建造10个食用菌种植厂房,引进台湾先进农业技术,建设集生产技术培训、食用菌种植于一体的产业园,帮助当地发展食用菌种植这一高效益、可持续的产业,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我们明祖陵村是全省经济薄弱村之一,多年来村集体经济一直没有产业支撑,加上自然资源匮乏,总体上处于贫困状态。食用菌基地不仅可以成为整个村子脱贫致富的项目,同时可以为村民提供超过50个的工作岗位。”明祖陵村党支部书记朱二跃告诉记者,在食用菌基地工作的农民,单月可增收1500元以上,一年增收2万元左右。而根据目前食用菌产能和市场价格,整个基地年收益可达到120万元左右,仅这一个项目就可以帮助明祖陵村脱离经济薄弱村的队列。
淮安市委副秘书长、市扶贫办主任吴苏在22日举行的食用菌基地揭牌仪式上指出,苏宁在明祖陵村建设食用菌基地,不仅能给明祖陵村村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他们这种改输血为持续“造血”的扶贫方式也将起到积极的榜样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