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10/23/09-32-15-12-21325.jpg)
新疆是畜牧业发达地区,但优势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畜牧业的高速发展,已导致疆内草地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福建援疆干部、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级高级农艺师黄国勇将一项叫做“菌草”的技术引进昌吉后,人们看到治理土地荒漠化的希望。
菌草技术是指包括菌草种植、运用菌草栽培食(药)用菌以及菌料加工等综合性新技术。它既可以治理土地沙化,也可用于培育香菇、蘑菇、木耳等多种食用菌,一方面能使沙化的土地重披绿装,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农牧民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新疆永华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就是采用这项技术生产食用菌的企业。
“我们培育的杏鲍菇既有杏仁的味道,也有鲍鱼的口感。” 该公司项目部员工陈芳告诉记者,他们的产品品种日渐增多,日产量已达30吨以上,推向市场后价格每公斤在20元左右。与此同时,公司还带动了2000多农户参加生产,户均增收达万元以上。
“这项技术不仅能让农牧民富起来,还能让新疆的荒地绿起来。”10月22日上午,记者在昌吉市见到黄国勇时得知,菌草技术以其易于生长,促进农村脱贫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被人们所熟知外,它没有病虫害,且对土地的要求很低,无论是荒漠化土地、沙漠化土地还是盐碱地都能生长,对土地的荒漠化治理和健康绿色肉品牌的打造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黄国勇说,几年前,新疆的荒漠化土地面积就已达到了64.34%,如果能利用好部分土地用来种植巨菌草,可以产生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亩巨菌草可供20只羊、2头牛至少食用四个月。因其味道清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成了非常受牲畜“欢迎”的全功能饲草。
数据显示,种植一亩巨菌草需要1264元的成本,用水量达350立方米。长成后可产鲜草15吨。按照每吨鲜草250元计算,可获3750元的收益。增收的同时,也解决了新疆发展畜牧业缺乏草料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