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县大兴镇苇芦村农民范广臣,20来年一直坚持种植食用菌,不但成为食用菌种植方面的行家里手、致富能人,而且还带富了左邻右舍的十几户农民,靠种植食用菌走上了“致富路”。
现已50岁的范广臣是苇芦村的一位普通农户,当年由于家里地少人多,生活非常贫困。1991年的冬天,正是农闲季节,范广臣到家住黑龙江的二哥家串门,在那里看到二哥邻居家栽培的食用菌收益较好,一年下来能净赚一两万元,很受启发。他寻思,吉林、黑龙江相邻,土壤气候等各方面条件没有太大区别,自己何不尝试一下呢?于是,他多了个心眼儿特意在二哥家里多待了些日子。那些天,范广臣没事就往二哥邻居家跑,无偿帮人家干活儿,向人家问这问那、边干边学,一连干了半个多月,学到了很多食用菌种植方面的技术。
过完年刚化冻,范广臣就开始张罗种植食用菌的事儿。他起早贪黑,在自家门前平整场地,修建菌棚,购置所需的各种材料。邻居听说范广臣要种食用菌,都赶来看热闹。有的说,范广臣串门串出“来钱道儿”了;也有的说,“看花容易绣花难”,就凭范广臣“半路出家”能种好食用菌吗?
面对各种眼光,范广臣置之不理。他是个倔强的人,认准了的事儿就是十头老牛也拉不回来。每天他起早贪黑,只顾忙着食用菌的事儿。菌棚搭建好了,菌种买回来了,准备工作做好了,范广臣开始种植食用菌。
然而,正像村民们所说的一样,看花容易绣花难。范广臣在黑龙江虽然学到了一些食用菌种植技术,可那毕竟是跟人家一起干时偷偷学的,而且只有十几天的工夫,对食用菌种植技术大多都是一知半解。现在,自己动手从头做起,就不那么简单了。一遇到难题时,他就打长途电话向黑龙江二哥家的邻居请教,可是不方便不说,还要花很贵的长途电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