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山野雁来菇十年间价格上涨几十倍面临绝迹


    【发布日期】:2014-10-28  【来源】:新安晚报

    雁来菇为何难找寻

    “以前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五毛钱一斤都没人要,十年前涨到三五块、十几块一斤。前几年价格猛涨,刺激大家就都往山上跑。”独山镇六里冲村的李老汉说,雁来菇越来越少的原因其实与滥采、松林面积减少等有关。

    他说,雁来菇采摘期只有两个月左右,这期间大家一窝蜂上山,一个村差不多都有几十人,不受控制地滥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连根拔的方式破坏了菌种,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导致了产量锐减。“我们一个村的山头过去一年采几百斤很正常,一个坟包上就能捡半篮子。现在跑半个山头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个,几乎绝迹了。”李老汉说。

    与他有相同感受的是独山镇的古稀老太夏从珍,最近她花两天时间、跑了几个山头,才找到不足一斤的雁来菇,“过去随便溜一圈,差不多能采半篮子回来。”她说,她女儿住在独山的游坊冲,听说那一带也发现雁来菇了,因此很多人上山采摘,一天跑几个山头,一季下来能卖好几千元。当然,这样疯采的结果,对资源的破坏难以想象。

    暂时无法人工种植

    “还不能人工种植,我们有人试过,失败了。”独山镇长生桥村的李大姐说,她也很担心这样滥采下去会让雁来菇在当地绝迹。

    独山镇政府一位值班负责人说,雁来菇的产地在当地仅限于独山镇和狮子岗乡少部分村组的松林,面积顶多几平方公里,产量的确不大;现在还不能人工培育,也没有进行过专项研究,当地对村民的滥采现象也没有进行过干预。本报记者 窦祖军 摄影报道

    公路边兜售雁来菇的村民。

    链接

    名称:雁来菇,又名雁来蕈、松乳菇、三九菇、松菌、雁来菌、雁鹅菌、重阳菌。食用菌的一种,以寒露时松花落地所生为最佳,味鲜美,有异香。

    习性:常生于春夏之交和秋末冬初,与马尾松形成菌根关系。马尾松林分布辽阔、气候湿润的山区和丘陵,适宜雁来菇生长,以湘西北临澧和长江南岸松滋口一带的松林地产量最多。

    特点:蕈是生长在树林里或草地上的一种高等菌类植物。农历二月飞燕营巢时所长的名为“燕来蕈”,秋季大雁南飞时节所长的名为“雁来蕈”。大雁南飞时,每当雨后就会长出一丛丛褐色小伞状的蕈子,这便是“雁来蕈”。采摘煮熟,不仅带有松针清香,而且鲜美无比,是素肴中的上品,被誉为“厨中之珍”。

    功效:鲜蕈与蘑菇同类,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能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荤素食用皆宜。

    分布:雁来菇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浙江、海南、河南、河北、山西、吉林、辽宁、江苏、安徽、江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 、新疆、西藏、山东等地区。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