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山野雁来菇十年间价格上涨几十倍面临绝迹


    【发布日期】:2014-10-28  【来源】:新安晚报
    【核心提示】:雁来菇十分美味,深受食客喜爱,因此价格越来越高;而一路走高的价格又刺激着村民的采摘欲望,于是随意无序的滥采令这一野生美味越来越稀少。由于目前尚无法人工培育,当地村民担心雁来菇会香消玉殒。

     

     

     

     

    在六安市裕安区狮子岗乡、独山镇一带,传说沿南飞大雁飞行路线下面的半山半岗松林里,生长着一种我省稀有的神奇菌菇,由于它在北雁南飞之际生长旺盛,所以被俗称为雁来菇。

    雁来菇十分美味,深受食客喜爱,因此价格越来越高;而一路走高的价格又刺激着村民的采摘欲望,于是随意无序的滥采令这一野生美味越来越稀少。由于目前尚无法人工培育,当地村民担心雁来菇会香消玉殒。

    菜市场里的抢手货

    “我这两天早上去菜市场都很早,但雁来菇就那几份,装在小篮子里,尽管贵得要命,但还没等我开口就被人抢走了。”独山镇一食堂的陈大姐27日中午说,当地很多饭店为了生意需要,每天下午直接开车到村里收购,所以菜市场里很难买到。

    果然,记者在独山镇的菜市场询问了好几个摊主,对方都摇头说“要么来得早才碰得到,要么下午到公路边碰运气”。

    对于如此抢手的雁来菇的价格,陈大姐说:“量大的时候八九十元一斤,量小的时候要一百一二十元一斤。”她说,因为这种菌菇的产量十分稀少,又完全野生,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吃它,加之最近天气干燥产量下降,因此价格一路往上涨,十年前几块、十几块钱(一斤)就行了,这几年却价格疯涨,估计还会越来越贵。

    公路边的挑剔直销者

    “每到下午两三点钟以后,在独山到六安的公路边一个叫六里冲的地方,运气好会碰上农民兜售刚采到的雁来菇。”独山镇政府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果然,记者在回六安的路上,碰上了一群守在路边卖雁来菇的农民。

    在独山镇长生桥村和六里冲村交界的公路边,李老汉和王大嫂等6位农民面前摆放着的篮子里,装着上午刚采的雁来菇,他们准备向过往司机兜售。“价格可以比菜市场便宜一点,但不能降多了,现在太难找到了,我一上午才找到几个菇子。”李老汉说。眼看记者还想还价,李老汉干脆说:“我今天卖不出去没事,回头放冰箱里等人上门收,价格可能还高一些呢。你嫌贵不买我不求你。”

    这时,王大嫂在一边打圆场说:“我们一家5口人早上五六点就上山,一直找到中午才采这么一点(3斤多),还要防止蚊虫和蛇叮咬,你讲难不难?”

    记者采菇战果可怜

    雁来菇到底多难采?经人指点,记者来到独山镇怀化寺村横塘组一个据说产雁来菇的小山包,在村民商老汉、夏奶奶的带领下想碰碰运气。

    记者跟着商老汉和夏奶奶,学着他们拨开灌木丛中的荆棘,两眼快速扫描着地面荒草堆里的枯黄树叶,“山上有两种菇子,一种是常见的黄松菇,另一种就是稀少的雁来菇了,只有北方大雁飞过的时候才会有。”商老汉说,雁来菇好吃,但太难找了,昨天一天他一个没找到。

    半个小时后,记者走遍了整个山包没找到一个雁来菇。又过了20分钟,商老汉因为要干农活下山了。记者正准备跟着他下山时,却收获了意外之喜。“老人家,你看这个是不是?”记者在小路边有了发现。“是呀,这就是雁来菇,你今天运气真好。”夏奶奶说。

    记者用手连根拔掉菌菇,兴高采烈地往山下走,却不小心被一只野蜂叮了一口,大拇指立即肿了起来。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