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是银耳发祥地,是四川省食用菌产业强县、四川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基地示范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基地示范县。近年来,我县按照“4+X”的产业发展目标,以“政策促菌、品牌立菌、科技强菌、市场兴菌菌、文化活菌”为主攻方略,奋力推进银耳单产、种植规模、行业产业、农民收入和行业形象攻坚突破。在国家食用菌技术体系、科研院所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领导的倾情关怀下,我县以银耳为特色的食用菌产业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将通江银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江县地处四川省东北部,辖49个乡镇、524个村,幅员面积4116平方公里,总人口80.2万人,农业人口69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素有“一府三乡”的美誉。1995获得“中国银耳之乡”称号。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62%,年日照时间1299.2小时,年平均气温16.7℃,年降雨量1100毫米。
二、产业现状
(一)历史悠久。通江是中国银耳的发祥地,清光绪年间以来,广大农户就有长期种植银耳的传统习惯,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清代,通江银耳因品质上乘、数量稀少只能为皇家贵胄专用,普通人根本无缘得见。一直是“此物只知天上有,人间何曾见一回”。1974年我县大面积推广新法银耳栽培技术后,银耳产量首次突破万斤大关;1975年银耳产量5万斤;1985年我县与四川省原电子核研究所合作,采用钴60成功地从通江银耳的当家品种7902种培育出F0银耳新菌株大面积推广应用,银耳总产量首次突破20万斤;90年代初通江银耳就走出了国门,远销东南亚和欧美各地。
(二)优势突出。一是生态资源独特。通江县地处四川东北部秦巴山区腹心地带,境内气候温和湿润,无大型工矿企业,环境无污染,森林覆盖率高。2001经四川省土壤肥料监测中心监测,通江全部达到绿色食品环境标准。“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的独特自然资源禀赋赋予了通江银耳观之如美玉,触之若羊脂,食之似甘露的卓越品质,通江银耳被称为是天地灵气所化育,日月精华之结晶。二是栽培工艺独特。通江银耳采用独特的原生态段木栽培方式,以原生青杠段木为寄主,不添加任何辅料,不施用农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简单的绿色的生物物理防控病虫,所产银耳属于真正的绿色天然无污染的有机产品,也造就了通江银耳的安全品质和保健功效。三是产品质量上乘。通江银耳具有空松油润的外部特征,素以朵厚、胶质重、色泽纯、易炖化、营养丰富、功效神奇等品质著称于世,被誉为“耳中极品”、“菌中魁首”,一直是高端银耳产品的代表。正因为通江银耳独特的功效和品质,成为银耳中的珍品,被列为《中药大辞典》,被收录到《四川道地中药材志》、《全国中草药汇编》,被确定为四川道地中药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