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金秋时节,农民们正在为秋粮收割忙碌。如今,秸秆处理在淮阴区已不再是难题,农民把秸秆收上来后只需等人上门收购,“政府招商引进了食用菌项目,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的难题,还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收入呢!”笔者调查发现,淮阴区近年来在招商方面成绩显著,更可贵的是,政府在招商过程中注重生态效益,引进了大量绿色环保项目,让“生态淮阴”的称号更加名副其实。
“农民收割完杏鲍菇养殖,产原料主要有黄豆杆、玉米芯、麸皮、木屑等,这些原料经过粉碎灭菌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做成杏鲍菇的培养基,经过培菌、育苗、出菇三个周期,生长共55天,一批个大味美的杏鲍菇就能供应市场。如今,闽丰公司日均生产杏鲍菇3万斤,年产值近亿元。
粮食后,把秸秆收集起来,有专门的运输公司上门收购,我们每年要消耗秸秆2万吨!”淮阴区闽丰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方平介绍,他们公司主要从事“这个项目不与庄稼争地,不与牲口争粮,也没有废水废气排放。”附近农户说,公司收集秸秆辐射周围几十个村庄,食用菌项目秸秆每吨400元的收购价,玉米芯每吨1800元的收购价,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减少了秸秆焚烧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还解决了当地300多名低收入群众的就业问题,工人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对当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起到了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