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不锈钢菌棚矗立在公路两侧,一辆辆农用车奔驰在公路上,一棵棵绿树掩映着忙碌的身影,一阵阵笑声从菌棚中传出………
承德县刘杖子乡陈庄村村主任陈帅兴奋地说:“今年香菇行情好,产量又高,一般户都挣几万元。”
2011年,该乡按照“一乡一业”的设想,将全乡的农业主导产业定位为越夏香菇产业,经过3年的努力,已建成占地1500亩、菇棚1200个、年产香菇1.2万吨、产值7000多万元的华北最大的越夏香菇产业基地,群众年增收2000多万元,实现了规模化、园区化、标准化,群众依托此项产业走上了快速致富之路。
刘杖子乡党委书记王君说:“一个地区发展,只有结合本地实际,选准产业,坚持不懈,才能成功。”正如他所说的一样,该县充分利用森林覆盖率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的优势,选准越夏香菇这个产业,先后10余次到北京中菌集团联系、交流,最终于2011年入驻建设,同时配套建设发菌室、蒸料室和冷库,实行从种到收的系列服务,通过龙头带动、大户带头和效益拉动,实现了从无到有,建成了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越夏香菇示范基地。
这主要得益于该乡利用金菇菌业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实行统一租地、统一建棚、统一制菌、统一制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和分户种植以及保障一棒香菇纯收入不低于一元利润的“六统一分一保障”模式。公司租地和建棚,既有效利用了土地,又保证菌棚的规范,还减轻了农民的投入。统一制菌装棒消毒管理,将有技术含量的环节由公司操作,降低了农民的技术风险,利用公司庞大的销售网络统一销售,降低了市场风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入股分红、租棚种菇、自建种菇五种方式增加收入。目前,全乡安排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100多户通过租棚或建棚种菇增收1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36元达到4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