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蘑菇节在漳州已经到了第八个年头,品牌效应不断扩大,越来越精彩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中国菌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俄罗斯农业科学院外籍院士李玉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它不单单是我国食用菌产业信息交流、沟通和学习的最好平台,更已成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的国际行业盛会。”
第八届中国蘑菇节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关注重点有了新变化,已经从“如何种好菇”的传统种植观念转变到现在“如何卖好菇”的现代营销理念,从注重生产技术发展的单一环节转变到现在集菌种、材料、技术、设备、管理、营销、电商、品牌、文化、资本、养生等多种环节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整合,吸引了越来越多国内外业界实力派齐聚在“中国菇都”漳州。“应当感谢漳州为全世界的‘蘑菇人’开了一扇窗、搭了一个台、建了一所学校。”李玉表示,蘑菇节作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航标灯和风向标,是行业科技创新最好的展示,是与国内外企业、学者、专家互相交流学习、共谋发展的良机,是相关领域年轻从业人员汲取营养、锻炼进步的课堂。
有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食用菌年产量已逾1,200万吨,产值近千亿人民币,实现出口创汇达26.9亿美元。食用菌已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之一。本届中国蘑菇节更加关注行业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更加注重发挥作为现代农业提效建设的平台作用,“与往届相比,蘑菇节有了更强的专业属性,更广的国际合作属性,更宽的市场属性,充分展示了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我相信,通过这个大平台,漳州有能力、有责任、有水平推动引领全国食用菌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效益,进一步‘由大做强’。”李玉对记者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