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灵川县农业局在青狮潭镇泥竹岑村举行了自治区农业厅实施的“新型农民科技示范村”挂牌仪式。仪式结束后还举办了食用菌大棚蘑菇实用技术培训,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极大欢迎。据悉,灵川县象这样按照一村一品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确定的“新型农民科技示范村”全县只有32个。
灵川县巧借地理优势和气候特征,大力推广技术先进的无公害食用菌栽培,自2004年开始引进食用菌大棚蘑菇,经过几年的发展,截止2006年底,已建成食用菌栽培面积10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了18万平方米,增幅为21.18%,其中完成蘑菇栽培面积58万平方米,同比增加了13万平方米,增幅为28.89%。食用菌总产824万公斤,产值将达4950万元,成为桂林市目前最大的食用菌栽培核心区。食用菌成为灵川农民增收新亮点,仅食用菌一项,灵川农民实现年人均增收170元左右。据青狮潭镇泥竹岑村蘑菇种植协会会长石树仁介绍,他家2006年建了两个大棚蘑菇,现每个大棚的产值在1.3万元左右,每个棚的纯收入在1万元上下,全家人均收入6000多元,其中有3000多元是种植蘑菇的收入。2006年该村的大棚蘑菇比2005年多了16个,整个村就增加了16万元的收入,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500多元。
去年以来,灵川县委、县政府充分依托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把发展无公害食用菌生产作为秋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来抓,以此丰富市民的“菜篮子”,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从年初开始,县委、县政府先后举办培训班133期,培训农民达5000多人次。
为加快全县食用菌发展步伐,县里统一聘请中国食用菌协会和区内的食用菌专家作为技术顾问,高薪聘请福建、北流等地的师傅进行跟踪技术指导。同时,该县还引进福建、北流等地的老板参与联合开发。县、乡两级政府还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农民发展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只要农民按照统一技术、统一购种、统一品种、统一播期、统一规格的要求发展食用菌,县、乡两级将对每个育菌大棚给予补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