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植蘑菇 降低劳动力
“我们现在的食用菌主要在厂房里培育,在厂房里培育有四个方面的优势,一来预防灾害、提高产量,二则可以控制温度、确保质量,三是室内层架有效的节约土地,四是降低劳动力。”秦宗成兴致勃勃的说,利用发酵过后的牛粪和玉米秸秆作为原料,即把牛粪变废为了宝,又能帮助农民增收,我们食用菌基地采取的培育模式,在我县尚属首家。
“在基地打工的村民大都是公公、婆婆级别的人了。”秦宗成幽默的说,食用菌的种植及管理,劳动强度并不高,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完全能胜任,菌袋统一放在合适的位置,按照管理要求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可收获。合作社还采用厂房集中生产菌袋的形式,将生产出来的菌袋以成本价卖给农户,农户不需要任何技术即可盈利。同时,合作社还可对农户种植的食用菌进行统一收购,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难的问题。
谈及其他的菌类品种,秦宗成坦言,品种繁多,单项产量就会减少,合作社专业培育平菇和双孢菇,把产量和质量做好,才是最重要的,现在已经供不应求。
分红兼职打零工 致富双丰收
“每天工作8个小时和上班族一样,工作比干农活轻松,活了这么大岁数还能按时领工资,以前做梦也不敢想啊!”家住太运村1组的万世禄今年已经62岁了,孩子们外出打工了,老伴在家种植
粮食,自己平时就在食用菌基地里打零工,每月收入近2000元。万世禄乐呵呵地告诉笔者,家里大部分开支都靠孩子外出打工,自己平日种植的
粮食都只够自家吃,也没有额外的收入,自从村里办起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自己也入了几千元的股,年底还能分红呢?“合作社主要是为了造福百姓,所以名字叫‘助民’,我们的目的就是带动更多的农户来一起发展食用菌,带领全村农民奔富路。”秦宗成表示,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和吸纳村民入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可带动全村200余户增收致富,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来基地打工或学习培育技术,村里发展的食用菌产业,每年户均可创经济效益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