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11/19/08-48-19-17-21325.jpg)
村民把双孢菇装箱
丰都县高家镇太运村,以前因为产业少,基础设施差,劳动力薄弱,导致该村大部分村民一直很贫困,太运村被定为了市级贫困村。11月10日,笔者来到高家镇太运村了解这里整顿转变情况,惊奇的发现,以前贫穷落后的太运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调整产业结构 种菌带创收
笔者在太运村助民食用菌示范基地看到,办公楼、接种室、锅炉、粉碎机、切草机、装载机、搅拌机、装袋机等生产设备一应俱全,十几名中老年妇女正手提篮子在大棚里采摘蘑菇,时而传来“咯咯”的笑语。
“这些蘑菇早已经被预定了,我们正在抓紧装箱发货给采购方。”见到笔者,该村党总支部书记秦宗成放下手中的篮子从食用菌堆里走出来,笑盈盈的说,现在每天都要运送3000斤食用菌,工人们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着采摘、整理、装箱。
“以前太运村产业单一,在家务农的村民一直种植传统农作物,大部分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务工,全村2300多人,外出务工的就高达1600多人,村里留下来的大多是留守妇女和老人。”秦宗成回忆往昔,摇着头说,由于本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导致部分田地荒废不说,发展产业也缺乏劳动力,所以该村以前一直发展很滞后。
“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近年来,县里和镇上的领导多次来村里实地调研,村委也开会多次征求群众意见,经过多次市场调查,结合本镇丰富的牛粪资源,最后才决定培育食用菌,主要种植双孢菇和平菇。”秦宗成告诉记者,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本村12个组道路基本上实现通达,村内各项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培育食用菌产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发展好食用菌产业,我们特意邀请了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来入股指导,还多次组织本村村民到各地食用菌基地学习种植及管理经验。”据秦宗成介绍,该食用菌场总投资103万,去年6月份修建完工,共有87亩蘑菇大棚,还建起了占地4300多平方米的平菇菌袋培育厂房 。以前专业合作社只有1个户,40多家散户,今年已经发展到了3个大户,60多家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