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技术稳定产量 靠品牌推向市场
![敢想才会赢穿裙子的食用菌高价不愁卖(图)](http://images.emushroom.net/201411/24/09-34-13-29-21325.jpg)
2009年3月,高云富通过借钱和贷款凑了15万元,在村里承包了30亩地开始种植竹荪。第一年,高云富的30亩竹荪因为投入大、技术不过关,只赚了3万多元,经过改进,2010年高云富就赚了20多万元。2011年,高云富的基地面积扩大到了100亩。竹荪是一种高温菌,国内竹荪的主产区在福建,贵州、四川、江西也有种植。每每随着气温升高,高云富种植竹荪带领乡里乡亲共同致富的信心就更加充足。如今,有规模、有经验,有市场,种植竹荪对他而言如同有财富手到擒来一般痛快。
然而,积累了充分经验的高云富对这样的状况还不够满意。因为前两年一到收获季节,他就得联系福建的经销商,以批发的形式销售烤干的竹荪。经销商的经手,也让其中利润打折,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真正做竹荪的主人。
就这样,他在第三年开始改变:
高云富:“本身统货批发出去利润就很薄,我就想着销售这一块,直接开始做礼品。”如今,他把竹荪这种食用菌做成了品牌——把竹荪包装成礼盒推销到土特产超市进行销售,成了当地“独一份”的生意。2011年高云富成立了合作社,为的是进一步扩大种植、经营规模。
渐渐地,大家对对高云富的和实干和人品有目共睹,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找高云富学习竹荪种植技术,加入他的合作社。2014年年初,高云富在县城开了自己的专卖店,产品从品质、包装到价位都面向大众化消费。
但一向敢想敢拼的高云富还不会停下创新发展的脚步——今年他还要实施一个大计划。从2010年至今,他一直在研究竹荪的层架式立体化种植,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解决土地无法复种的问题,同时节约劳动力。“这个行业里面我所知道的是没有人这样做立体化的。单从土地面积上来说可以提高六倍的使用效率。”
对高云富而言,创业的道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