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福建农大菌草技术落户斐济 已建成年产300吨生产线


    【发布日期】:2014-11-25  【来源】:人民网  【作者】:龙敏
    【核心提示】:斐济共和国是一个太平洋岛国,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有人居住。制糖业、旅游业和服装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当地属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产甘蔗、椰子、香蕉等,小麦全靠进口,大米能自给20%,斐政府一直努力发展多种经营。

    中国的菌草技术,正走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太平洋岛国斐济,又有42名当地学员获得菌草技术培训班毕业证书。福建农林大学23日披露,该校承担的国家援助斐济菌草项目已成功落地,并已建立年产300吨鲜菇菌袋生产线和适用于岛国的食用菌生产模式。

    据了解,福建农林大学是国际菌草技术的发明单位,也是地方农业院校中唯一承担国家技术援外工作的单位。中国援助斐济的菌草技术示范中心是两国领导人共同确定、推动的一个中国援助斐济的合作项目。2009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斐济,向该国推荐了菌草技术。

    自2010年起,福建农林大学先后派出专家组赴斐济开展实地考察,选定“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项目实施地点,制定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并全力协助商务部指定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与预算编制等工作。

    截至目前,数据显示,福建农林大学已在福州本部为斐济培养了39名技术人员和官员;与此同时,在斐济举办两次菌草技术培训班,共计100名当地农民受训。

    斐济共和国是一个太平洋岛国,由332个岛屿组成,其中106个有人居住。制糖业、旅游业和服装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当地属热带海洋性气候,主要产甘蔗、椰子、香蕉等,小麦全靠进口,大米能自给20%,斐政府一直努力发展多种经营。

    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是菌草技术发明人,也是国家菌草工程中心首席科学家。他介绍,斐济共和国气温偏高,本不适合菌菇生长,但中国研发人员利用土和水调温保湿,攻克了技术难题,建成并示范3类热带海岛地区菌草菇出菇模式。

    除了在菌草种植技术上“授人以渔”,由中国专家组在斐方提供的Legalega研究站,已建成了一条日产5000袋(年产100万袋)菌袋、年产300吨菌草鲜菇的半自动化生产线。

    本月中旬,福建农林大学应斐济农业部邀请,再度派团前往斐济协商签订“中国-太平洋菌草技术研究中心”共建协议。

     
    关键词: 菌草 技术 菌草菇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