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半人工培育
提高黄蘑菇产量
该负责人介绍,研究表明,黄蘑菇的生长需要共生环境,而且必须是海拔较高的草甸地带。“由于黄蘑菇共生环境研究难度较大,所以目前还不能实现人工种植。”
那么怎么才能提高黄蘑菇的产量呢?该负责人介绍,目前只能通过半人工促繁培育技术提高野生黄蘑菇的产量。半人工促繁培育是指通过在野生黄蘑菇生长保育区内进行孢子喷洒侵染、接种方法,增加黄蘑菇的种源,进而实现增加产量的目的。
记者了解到,由拉萨市生物研究所组织实施的“西藏黄蘑菇半人工促繁培育技术研究”目前已经获得立项,项目总投资25万元,实施期为3年。据该负责人介绍,根据项目规划,他们将在当雄县和区外选择3块黄蘑菇的原生地推广半人工促繁培育技术。“如果黄蘑菇实现全人工培育,产值将以亿元计算。”
“目前我区那曲地区、山南地区浪卡子县、拉萨市当雄县及林周县北部等地是野生黄蘑菇的主要产区。”该负责人说,通过该项目实施,课题组将建立西藏黄蘑菇资源基础数据库、绘制西藏黄蘑菇资源分布图。
产量足够
将适当进行深加工
我区食药用菌共有400多种,除了黄蘑菇外,常见的菌类资源还有很多,如灵芝、羊肚菌、珊瑚菌、褐色双孢菇、鸡腿菇等。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拉萨市正在大力发展食用菌净土健康产业,在保障充足产量的情况下,要着力推动一些特有菌类的产业化生产,“前些天我们还专门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达成了合作意向,重点开发食用菌产品。”该负责人称,目前拉萨市的食用菌产品以鲜销为主,下一步计划开展食用菌即食休闲产品加工,如罐头等。作为食用菌项目的实施方,西藏泽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进行菌种的筛选工作,主要筛选产量较高的菌种,供应生产企业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目前拉萨市仅平菇、香菇、小姬菇三个食用菌品种实现了一定规模的生产,其中拉萨市场90%的香菇来自本地菇农,平菇和小姬菇基本满足本地市场需求。“根据我们前期调研显示,拉萨市种植平菇、小姬菇、香菇的菇农约有七八十家,平均每天向市场供应2万斤左右鲜品。”该负责人说,但这个供应量也只能满足鲜品需求,要实现深加工还需要更大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