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以来,平泉县紧紧抓住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有利时机,坚持将示范区建设贯穿食用菌产业发展始终,立足比较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积极推动全县食用菌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县也连续3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
一、示范区基本情况
平泉食用菌产业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已成为全县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产业及全县10万农民受益最多、最具发展潜力的县域特色产业,目前产业整体实力和发展增速均位居全国县级前列。2013年,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达4.1亿袋,产量突破40万吨,产值超过45亿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达2960元,占农民纯收入的41%。全县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草木腐菌并重、多模式生产、周年化供应的格局,品种包括香菇、滑子菇、杏鲍菇、双孢菇、黑木耳等8种。现有食用菌生产加工企业30余家,以保鲜、速冻、烘干、盐渍、罐头、即食包装等为主的产品供应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国内主要大中城市,远销日、韩、东南亚、美、欧盟、俄罗斯等15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2000余万美元,先后被评为“中国食用菌之乡”、“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特色产业集群50强”、“中国绿色食用菌十强县”等。
二、示范区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严格按照《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考核实施办法》总体要求,以“一个标准,两个市场”为导向,围绕食用菌产业链各节点,狠抓关键举措,全面提升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组织保障。全县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8个工作小组、相关部门、乡镇食用菌办公室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确保职能、经费、配套措施落实到位,并将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落实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实行动态绩效考核,确保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同时,制定出台了《平泉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办法》、《平泉县食用菌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案》、《平泉县农业产业化若干扶持政策》等文件,目前正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加快制定《平泉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从行业准入、管理、政策、规划等角度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全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