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名人名企 » 正文

    澄海“菇少”很“吃香” “80后”青年培植食用菌发展“农家乐”


    【发布日期】:2014-11-27  【来源】:汕头都市报
    【核心提示】:说起澄海区莲华镇的文生食用菌研究所,许多市民并不陌生。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自己动手采摘蘑菇,还可品尝无污染的“鲜菇宴”。但大多数人不知,文生食用菌研究所的经营者,是一名年仅32岁的农村青年——潘家喜。
     res01_attpic_brief

    他只有中学文化水平,但打造出粤东最大的灵芝栽培场;他钻研食用菌培植技术十几年,却将“独门秘籍”分享给全国同行;他一手推动的乡村“农家乐”,如今每年吸引着8万名游客慕名前来;他的微信号“菇少”也被众多“菌迷”“吃货”们所熟知……在澄海区莲华镇,农村青年潘家喜凭着创新的生产、销售模式,在本地食用菌产业闯出一片新天地。近日,这名“80后”小伙子被评为共青团中央、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成为汕头唯一的入选者。

    说起澄海区莲华镇的文生食用菌研究所,许多市民并不陌生。在这里,游客不仅能自己动手采摘蘑菇,还可品尝无污染的“鲜菇宴”。但大多数人不知,文生食用菌研究所的经营者,是一名年仅32岁的农村青年——潘家喜。

    尽管潘家喜刚过而立之年,但他钻研食用菌培植技术已长达15年。高中还没毕业,潘家喜就子承父业,接过研究所后,他第一件事就选择大胆创新。“以前研究所栽种的品种单一,都以金针菇为主。”潘家喜到福建、江西等地取经,学习其他食用菌生产基地的经验,引进新菌种,先后成功培植出杏鲍菇、灵芝、猴头菇、金顶侧耳等10多个新品种。当然,成功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为了不断改良培植效果,他每天在养殖棚内呆上半天,研究各种菌类的生长规律,炎炎夏日,养殖棚内又闷又热,到了冷库又是摄氏5度的低温环境,频繁地转换工作环境,中暑感冒是“家常便饭”。

    经过5年发展,文生食用菌研究所如今已成为粤东最大的灵芝栽培场,业务逐步走上轨道。对于多年来钻研成功的培植技术,潘家喜也“毫不吝啬”,甘于与同行分享,带动他人创业致富。潘家喜告诉记者,今年在云南和南宁各有一个食用菌研究所上线运营,这两个研究所的培植技术,正是从这里传授过去。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