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菇房变成了厂房,食用菌生产采取流水线作业,菇农们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地在不同的岗位上忙碌着。这是近日记者在古田县凤埔乡福全村的福泉鑫食用菌有限公司内看到的一幕。在这家由72名村民投资入股创建的公司内,村民既是工人也是老板,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2013年该公司为所有股东带来了500多万元的收益。
福全村是传统的食用菌种植村。2013年,由村中经济能人牵头,福全村有72名村民以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等方式投资2000万元,成立了福泉鑫食用菌有限公司,并在村里建起了占地31亩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为实现企业标准化、规范化运作,公司制定了企业章程和企业管理制度,并由股东选举产生了公司董事会和理事会。公司由董事长、经理、厂长三人负责具体管理,理事会四人协同董事长、经理、厂长共七人共同商定公司重大生产经营决策。依靠这种“抱团”发展,公司与股东、农户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利益共同体,共担风险,共谋发展,凸显出合作资金、资源集约利用的优势,有效破解了以往分散生产经营规模小、市场开拓能力弱等发展瓶颈。大规模集约化生产经营,使食用菌产量更稳、销售更广、质量更优、价格更好。通过集资办厂,福全村实现了食用菌产业由传统种植向基地化、工厂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形成村民共建共享、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目前,该公司已建成136间自动控温生产标准房,以及多间冷库、菌包车间、净化接菌室、产品包装车间、办公用房等,可日栽培无公害海鲜菇1.5万袋,日产鲜菇6吨以上。公司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城市,年创产值达2000万元,利润达500多万元。
为拓宽销售渠道,创建自己的品牌,公司还申请注册了“福泉鑫”商标。投放市场一年多以来,“福泉鑫”牌的食用菌产品已得到了广大经销商的普遍认可。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下一步该公司还将着手申报绿色食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