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山遵化引来的小香菇,盘活了青县流河镇北张庄村的一块闲置土地,不仅如此,小香菇还在这里落地生根,正快步走上发展壮大的道路。
进入11月份,去年落户流河镇北张庄村的香菇进入采摘期,盛菇园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处处弥漫着香菇独有的浓郁香味,数十名农家大嫂正忙着采摘。
说起这片近百亩的香菇种植基地,曾经种过紫穗槐放过羊,长过棉花养过牛,可是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最后一位承包土地的本村村民王春起在搞养殖失败后,又返回天津忙生意。就在这片土地几次更换项目的同时,在唐山遵化,王春起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洪贺利的老家,香菇种植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搞得是风生水起。
一边是土地闲置苦于没有合适的项目,一边是手握技术和资金就差土地,两个生意伙伴一拍即合,促成了香菇种植落户北张庄的事宜。去年十一月,经过实地考察,土壤和水质测试,再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11个香菇大棚在北张庄拔地而起。
今年11月8日,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大棚里第一茬香菇成熟进入采摘期,而且香菇的品质和长势都很喜人,市场销售供不应求。种植园技术顾问王君香介绍说,香菇发菌期四个月,出菌期从11月到次年6月,长达7个多月,同时香菇按照品质分多个等级,一级香菇市场上可以卖到5元左右,其他香菇均价也在3块多钱。
鲜菇、干菇还有香菇加工制成的副食品市场需求量大,香菇市场紧俏。洪贺利说,在遵化老家,家家户户种植香菇,人均年收入在2万元左右。为了让大家有个直观的感受,扩大香菇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人致富,今年11月份,流河镇组织各村干部和村民到遵化香菇种植园进行了参观考察。
香菇种植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还能解决闲散劳动力,同时,随着香菇产业的发展,又带动了木材原料,塑料及纸箱包装等产业的发展,今年,北张庄成立了盛菇园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承包分红、吸纳散户等方式,带动村里三十多户农民加入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正在建设冷库和烘干房,筹划种植园二期建设,对于今后的发展,洪贺利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