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走进卢氏县范里镇南苏村顺林反季节香菇生产基地,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两座锅炉烟雾缭绕,铲车正在拌料,几台装袋机正有节奏地工作着。人们忙着套袋、扎口、搬运、入锅,好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顺林香菇厂前身是80年代兴办乡镇企业的金属镁厂,占地70多亩,刚建成没生产就濒临倒闭,废弃多年。2012年,官坡香菇种植大户王根锁和几户菇农瞄准市场行情,来这里办起了反季节无公害香菇厂,并充分利用洛河滩林地,以每年三四茬反季节试种成功。部分菇农纷纷到这里投资种植,老板王根锁就以700亩洛河滩林为载体,发展林下经济,扩大规模,注册资金600万元,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化模式,建起日光温室大棚25个,购置冷藏车1辆,建起8吨鲜菇冷库两个。2013年栽培规模达136万袋。反季节栽培香菇从每年4月中旬到9月上旬,实现产值1500万元,填补了鲜菇产品的季节性空白,市场供不应求。鲜菇产品销往西安、武汉、重庆、郑州等地,优质菇出口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我种48000袋香菇,收入43.4万元,除去开支,净挣24.5万元。”种植大户郭永朝高兴地说。
随着规模的扩大,香菇厂“引凤入穴,借巢下蛋”,按照“五统一”的方法,即统一基地、统一材料供应、统一技术指导服务、统一栽培模式、统一收购销售,使不少菇农积极参与,现已发展到42户,并租用一部分耕地,使占地面积扩大到210亩。
优越的地理条件,现代化的生产规模,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菇农的腰包鼓起来了,周边农民也得到了实惠。留守妇女在家门口有活干,既学会种菇技术又可以挣到钱,南苏村农民王朋和丈夫常飞冲,放弃外出打工,仅种植香菇一项就能增收3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