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负责人钟则銮说,投资近300万打造的冷冻室,墙体已基本成形,这种聚苯板墙体造价高,具有极佳的防火防潮、隔热保温的功能。菇类经过高压蒸汽的蒸煮(即杀青)迅速熟透,之后就被放入冷冻室。这样不仅保存时间更长,且能最大限度锁住鲜味。“目前台湾的商家已经向公司下了冷冻菇的订单,准备用作即食休闲食品或菇类罐头等原料。”钟则銮兴奋地说。
据了解,2013年起步镇成为福州市唯一的“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这一利好将起步镇农民创业热情彻底点燃。钟则銮介绍,以“菇类杀青速冻深加工”项目为例,基地提供的配套补助达到了25%,“这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创业压力,更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
抓“五新”推广
提升菌业竞争力
经过30年的发展,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罗源县发展农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年栽培食用菌约两亿袋,销售鲜菇10万吨左右,实现产值8亿元以上,从业人员已达到3万多人,出产的优质菌菇被端上海内外家庭的餐桌。
接下来,围绕“稳规模、求质量、创品牌、促效益”中心思路,以及重点抓好食用菌“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基质、新农药、新机具)推广应用,罗源县加强菌政管理,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提升食用菌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发展目标日益清晰,菇农们致富的步伐将会迈得更大更远。
目前,以福建省华源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益升食品有限公司的秀珍菇、金针菇为代表的菌种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罗源县食用菌行业协会的“罗源秀珍菇”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借助这一东风,罗源县顺势而为,推出了“两轴三组团”的空间结构,“两区两园一中心”的产业发展布局。预计“十二五”末,全县栽培食用菌将达2.5亿袋以上,产量达到12万吨,产值在10亿元以上。
记者 黄洋 文/摄 通讯员 郑秀杰 洪映 叶宇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