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近年来,平泉县卧龙镇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品市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遵循自愿、互利、互惠的原则,吸收本村及周边从事食用菌生产的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学习技术、更新品种、转换栽培方式,破解因生产成本增加、菌种老化、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产业发展带来的制约,逐渐在全镇范围内全力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北方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食用菌重镇。
据悉,平泉县卧龙镇在菌种优化、栽培模式、设施化上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已经初步取得成效。该镇针对香菇18、135等老旧品种出现菌种老化、抗逆性低、产量下降等问题,积极引进了香菇808、灵仙、向阳2号等新菌种,使单袋产量平均提高0.5-0.7市斤,增加效益2.5-3.5元。现在全镇新菌种改良达2000万袋,达到50%左右。并引进发展了北虫草、双孢菇等品种,推动了由木腐菌为主向木草腐菌共同发展。针对地栽香菇易污染、质量低、环境控制难等问题,大力改良栽培模式,重点推进香菇架式、小架式、立式栽培模式。目前全镇地栽香菇由2011年占生产总量的70%逐渐减少到20%,架式香菇由2011年占生产总量30%增加到60%,立式香菇则占到生产总量的20%。针对竹木结构菌棚设施化程度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等问题,引进研发新式棚体,研发了双层拱出菇棚、暖棚出菇棚、反季双孢菇棚、水帘降温等新技术、新设施,并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应用,基本实现了香菇周年化生产。目前全镇新式双层拱棚达210个,反季双孢菇棚34个,较之前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极大提升。据了解,2013年卧龙镇食用菌园区达到4500亩,食用菌总量达到7500万盘袋,人均收入达到6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