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白灵菇栽培技术时,胡老师分别从白灵菇的栽培季节、栽培模式、栽培场地、栽培原料和栽培方法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白灵菇7~9月份生产出菇袋,11月中下旬至春节前后出菇,3~4月份出菇产量逐渐下降,有的二潮菇形成。白灵菇栽培模式有日光温室墙式栽培、日光温室覆土栽培、日光温室泥墙式栽培、半机械化工厂化栽培(袋栽)和机械化工厂化栽培(瓶栽),胡老师分别介绍了几种栽培模式的特点及优势,并结合白灵菇的在栽培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配方、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后熟期管理、摧蕾、出菇管理和采收的技术要点。
胡老师认为,白灵菇栽培主要存在菌棒污染率较高、高温烧菌较严重、瘿蚊危害较严重、畸形菇多、菇体发黄、生物学效率低等问题,并建议要严格控制栽培料的含水量(含水量为55%~60%);科学的拌料、装袋和灭菌,能有效降低菌袋的污染率;做好高温期发菌管理,防止烧菌;搞好环境卫生,采取综合措施防控瘿蚊;合理配方、科学管理,提高生物学效率;严格控制菇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提高子实体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