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杏鲍菇属于亚热带及草原地带之典型菇类,广泛分布于南欧、北美及中国地区(如新疆)。我国在四川、青海、新疆等地区有分布。2014年12月2日,中国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研究员胡清秀在易菇网组织的中国食用菌协会第二十二期《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培训班上,就《杏鲍菇产业发展与栽培技术》为学员授课, 针对杏鲍菇栽培现状、杏鲍菇生长发育条件以及杏鲍菇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讲授。
1958年,Kalmar首次开展杏鲍菇的人工栽培试验。 1970年代,杏鲍菇的生理性质被明确之后,在意大利产生了把菌床埋在土里的栽培方法。1991年,台湾杏鲍菇空调自动化瓶栽和袋栽技术。1993年5月,日本从台湾进口杏鲍菇开始商业栽培。1993年,中国大陆从台湾引进菌种进行栽培实验;之后福建等地小规模栽培;2000年左右各地全国各地农业式栽培技术推广。2003年开始工厂化栽培,2006年开始工厂化袋栽杏鲍菇快速发展,估计目前有杏鲍菇工厂化栽培企业300家以上,产量也快速上升。谈到杏鲍菇的产业发展历史,胡清秀老师如是介绍到。
杏鲍菇的栽培模式分为农业式栽培、工厂化袋栽培模式以及工厂化瓶栽模式。杏鲍菇得以正常生长发育需在严格要求其过程中的温度、水分与空气相对湿度、光照、通风、pH值条件的控制。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3℃~25℃,人工栽培时,在低温条件下,杏鲍菇子实体生长虽较缓慢,菌柄短,颜色加深,质地紧密,较耐贮藏。培养基配料时料水比为1:1.3~1.4,由于代料的种类不同,其粗细度、软硬度不同,制作成培养基的吸水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菌丝培养期间,菇蕾形成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出菇生长期空气相对湿度85% ~ 95%,在较低空气相对湿度(70%左右)条件下,子实体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 菌丝生长期间不需要光线,菇蕾分化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pH值为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