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已经进入竹荪栽培季节。为了提高竹荪的栽培效益,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3月9日,塘源口乡在玉源村举办了竹荪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邀请市食用菌办公室技术专家占才水和周日法为菇农上课。
塘源口乡地处山区,是我市早白菇的主要产地。几年来,塘源口乡党委政府把发展以早白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作为欠发达乡奔小康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措施,通过举办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开展技术服务和资金扶持等措施鼓励农民发展白菇、竹荪、香菇等,有力地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竹荪是该乡玉源村2002年开始引种的,5年来,玉源村菇农坚持不懈,每年春季种竹荪,秋季种白菇,一年四季有菇售,去年该村种植的30亩竹荪,虽然价格行情不及前年,亩均纯收入仍有3000多元,走上了食用菌致富路。塘源口乡党委政府在贯彻市“两会”精神中,为了做强做大食用菌产业,实现全年1800万袋食用菌的目标,决定在玉源村举办竹荪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请市食用菌办公室技术专家向菇农传授竹荪栽培管理技术,同时推广该村发展食用菌产业的经验。通过半天时间的听课和交流,使在场的全乡30多位菇农深受启发,解决了一些影响竹荪高产优质的栽培管理技术难题。玉源村菇农刘仁高说:“听了这样实用的课,对我们菇农的帮助确实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