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生产主要设备有原料加工设备、接种设备、灭菌设备、建棚等。原料加工设备包括木屑切碎机、拌料机、输送机、通氧机、刺孔通氧机、装袋机、卧式装袋机、冲压装袋机等。接种设备包括超净工作台、接种箱等。灭菌设备有高压蒸汽灭菌锅、常压锅炉等。建棚需要通风孔、空心墙、前地脚、罩棚、卡勾、双棚。香菇的无公害生产,注意产地环境安全十分必要,作为无公害香菇栽培的出菇场地要严格执行相关的土壤、水源、空气质量标准。
香菇高效栽培主要原辅材料包括木屑类、秸秆类,辅助原料有麦麸、米糠、玉米粉、石膏等,常用无公害基质添加剂包括石膏、石灰、尿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等。生产制棒时,赵建荣研究员指出了菌种选择、菌种制作、菌棒制作以及转色期的室内管理的技术要点。菌种选择要注意长途引种、时间误差、忽视检查的引种误区,菌种生产与经营已纳入农业种子法管理,试管种必须有资质的县以上科研单位进行生产与销售;原种由经农业部门批准的菌种生产点生产与经营;生产种在科技部门或菌种点指导下由生产户生产使用,但不得经营销售。赵建荣老师以优良菌种-香菇168品种为例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讲解了菌种的制作配方,菌棒制作的原料选择、配方、拌料方法、装棒、灭菌的操作要点。发菌培养过程他提到大棚需外罩塑料布,保证前后通风,三棒的摆放方式、菌棒检查、养菌培养四个阶段的技术要点、摆床转色观察等。并从菌袋摆放、子实体形成期管理、子实体生长期的管理、子实体常见的畸形及形成原因几个方面介绍了催菇管理方法。谈到香菇的采收及采后管理,赵建荣老师讲解了香菇的采收标准、方法、采后管理、包装、运输的技术要点。
目前香菇行业存在菇农盲目效仿、引种,细锯末、刨花不是必须原料,添加剂的使用不是必需品,灭菌时间过长等误区。赵建荣老师指出,在选择培养料方面木屑提前3个月以上备好,以粗的为主,腐败料少用或不用;麦麸临时准备,中、大片红麸子营养丰富。拌料的水分可用手使劲攥几下,指缝见水不滴下为宜。塑料袋最佳规格为15*58,装棒的松紧度以手指稍用力压无凹痕即可。蒸料量一般以一台装袋机一天的生产量为宜,最好每锅3000—4000棒。蒸料时间以达温后保持16—20小时即可。为了避免料生,防止涨袋且利于营养成分的降解与吸收,停火后不能马上揭锅。菌棒冷却到35度以下接种最佳,避免长时间搁置。菌棒转色期应加强通风、拉大温差、增强光线、及时倒垛、保持湿度等管理措施。菌棒见有菇蕾出现时脱袋。出菇量逐渐减少、菌棒重量下降35%,停止喷水15天,并加大通风,注水到95%即可进行催蕾。选用催蕾方法上,若转色过深、菌皮厚使用拍打法,转色正常、出菇少使用喷水法,脱袋过早、不出菇使用注水法,不明原因、不出菇使用药刺激,注水不当、不出菇使用配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