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被神化的冬虫夏草


    【发布日期】:2014-12-12  【来源】:中国科学报
    【核心提示】:因为冬虫夏草的巨大利益,让一些加工冬虫夏草的公司展开竞争,从价格到加工成品都成为卖点。但是到底是“浓缩”的含片效果好,还是冬虫夏草药酒更易吸收呢?

    在青海,有两句顺口溜生动地形容了冬虫夏草的名贵,一句是“一两虫草三两金”,又说,“吹口气,一头牛”。

    巨大的利益引发了商家对于冬虫夏草疗效的过度解读,甚至对其服用方式都各说各话。

    还是需要借双慧眼,将这烦扰看清楚。

    冬虫夏草为何

    “洛阳纸贵”

    “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在明、清两代笔记体小说中充满了对冬虫夏草传奇性的描述:“交冬,草渐萎黄,乃出地蠕蠕而动,其尾犹簌簌然带草而行。”

    有关冬虫夏草口耳相传的神秘起源,和它的独特药效一样,构成了广受追捧的理由。

    用比较科学的方法解释,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寄生于一种名为“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体内,这种被真菌感染的幼虫冬季潜伏在土中,到了春夏交季时,真菌从虫体顶部长出地面,发育成草状,因此被人们命名为“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身价倍增的原因,与其苛刻的生长条件密不可分。这种生物为我国独有,且仅存在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带。

    夏季,虫草蝙蝠蛾将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如果此时,土里的一种霉菌“恰巧”侵袭了幼虫,在其身体里生长,那么经过一个冬天的酝酿,幼虫体内的霉菌菌丝就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很像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融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而且,冬虫夏草的采摘时间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因为菌孢霸占了虫体后,生长迅速,一天之内即可长至虫体的长度,这时的虫草称为“头草”,质量最好;而第二天菌孢长至虫体的两倍左右,称为“二草”,质量次之。因为僵化后会长出根须,所以被称作冬虫夏草。

    既然天时地利都需占尽才能长出野生的冬虫夏草,那么其价格昂贵也就有情可原。但后世将其功效过分夸大,恐怕就有些别有用心了。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