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讯:滑菇(Pholiota nameko)又名光帽鳞伞,俗称珍珠菇,商品名为滑子蘑、滑子菇。滑菇人工栽培始于日本,我国的产区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和北京等省区。2014年12月1日,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贺祥教授在易菇网组织的中国食用菌协会第二十二期《菌类园艺工》职业资格培训班上,针对《滑菇的栽培技术》为学员进行授课。
滑菇菌种依据子实体分化温度的不同,可分为出菇温度5~10℃的低温型菌种、出菇温度7~12℃的中温型菌种、出菇温度7~20℃的高温型菌种,王贺祥教授指出栽培者应根据生产和销售方式选用品种。供外贸出口的,要选用子实体紧凑、成熟期较集中的品种,鲜销的应选用子实体大、出菇期长的品种,加工罐头的应按工厂要求选用菌种。滑菇的代料栽培方式主要有箱栽、盘栽、袋栽和瓶栽,其中农业式栽培主要采用袋栽和盘栽,工厂化栽培主要采用瓶栽和袋栽。
盘栽以玉米秸、葵花秆、高粱秸或木板等材料制作均可,托盘规格一般为35 cm×60 cm。盘栽培养料的灭菌可在常压蒸料锅水烧开后,先在蒸帘上铺10 cm厚干料,干料上有热汽冒出时撒湿料,在整个装锅蒸料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见汽撒料”的原则,哪里冒汽往哪里撒,少撒勤撒,严禁一次大量倒入锅内,造成“夹生料”。盘栽接种室最好选择封闭较好的房间,也可用可移动式接种帐。从菌丝长满菌块到出菇60-70天的时间,一般从原基分化到采收需要15天左右,采菇后要及时清理好菌盘表面,清除滑菇残根,并停止向菌盘喷水,盖上塑料薄膜,防止菌盘表面干燥,稍微提高培养温度,以利于菌丝积累更多的营养,出好下潮菇。
栽培滑菇一般采用17~22 cm x 40~55 cm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干料0.6~1 kg,常压灭菌6~8 h 或高压灭菌1.5~2 h,菌袋温度降到25℃以下时即可接种。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可以采收3潮菇,生物学效率可达到100%。自然气候条件下,滑菇在冬季栽培,春秋季节出菇。王贺祥教授指出可利用北方或高海拔地区冷凉的气候条件,在一般地区不能出菇的季节出菇,能提高滑菇和其它食用菌产业的经济效益,反季节栽培一般采用熟料袋栽。利用空调控制环境条件,可实现周年生产。用塑料瓶装培养料,有利于机械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效率。当环境处于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滑菇培养块往往容易受黏菌病的侵染,王贺祥教授介绍了药剂防治以及综合防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