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领全新生产模式 工厂化率达50%
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研发国内首创的菌种、菌包加工车间设备,与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共建“光、温、水、气、热”可控的输送链式吊袋大棚,与中国医药大学携手研发黑木耳含片等精深加工产品……如今,总投资2.8亿元的东宁县佰盛黑木耳综合生产加工项目一期工程即将竣工,这艘高科技现代农业航母,将采取工厂化生产培育、全自动吊袋栽培、废弃物循环利用、品牌化加工包装等经营策略,形成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黑木耳生产方式。
为提升科技化水平,该县积极引进高科技企业,大力扶持食用菌研发中心建设,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攻关,不断提高新菌种、新技术、新机械的自主研发转化能力。今年,他们与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协议,成为菌草黑木耳产业示范基地,开展南方巨菌草的生长适应性试验和菌草替代料试验,引导雨润、宏福、龙达等黑木耳加工企业进行新产品研发工作,现已研发出木耳冲调粉、木耳面条等多款新产品。
今年开工建设的佰盛黑木耳自动化生产、黑尊菌种菌包厂等大项目,加速了东宁黑木耳产业提档升级。预计明年全部投产后,全县工厂化率将达到50%以上。
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生产 向质量效益型转身
近年来,东宁县制定、完善、推广黑木耳菌种、菌包、栽培技术、产品质量等技术标准,培育黑木耳标准化种植示范户600多户。据了解,今年,该县完成了黑木耳产品、栽培木屑两个标准的制定工作,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黑木耳)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5万亩,已经过农业部专家组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