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永川蕊福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员周守平种菇小记


    【发布日期】:2014-12-23  【来源】:永川网
    【核心提示】:“我现在种有1万袋平菇,1个菌袋成本4块多钱,200平方米的面积,周围用塑料黑膜围起来,顶上盖石棉瓦,就形成了室内栽培食用菌的菇房。”指着简易的菇房,周守平介绍道,除去人工、成本等,他1万多袋平菇要采摘4个多月,每袋产菇5斤左右,若管理得好,少感染病菌的话,这一季平菇就可望收入3万元左右。
     

    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内,工人将采摘后的蘑菇运出。

    “直接从合作社拿菌袋自行生产,再交合作社上市销售,一个季度种植平菇、蘑菇收入3万余元。”近日,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内,五间镇景圣村的周守平高兴地告诉记者,只要管理认真仔细,产出的菇交给永川蕊福农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一季种植1万袋纯收入3万元不成问题。而干这行,他可谓是朝“花”夕拾。

    6年前放弃种菇

    周守平今年51岁,多年前他种植过平菇,但一直以来,他感觉没钱赚。“我们内地没有形成消费习惯,食用菌的价格不像外省,种植出来的菇也不好销。”周守平说,偶尔有些办酒席的需要,但他没有这方面的信息资源、联系渠道,有时去泸州、重庆等地销售,运费又贵,得不偿失,6年前他放弃了种植食用菌,去外面打工了。

    “在外面做杂活,虽说日工资180元,但除去自己花费,加上歇空时段,一年下来最多不过剩余3万多元。”周守平觉得并不如意。

    两年前当菇房管理

    一个偶然的机会,周守平认识了永川的种菇大户沈勇。沈勇当时在仙龙镇地栽大球盖菇,周守平被聘担任管理人员。沈勇从仙龙镇转战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区,周守平回到了自己的老家五间镇景圣村,种菇品种增多,档次提升,工厂化的种菇模式迎来了食用菌新的春天。

    “兜一圈儿又回来了。”周守平有些感慨。从当初放弃种植食用菌,到菇房管理人员;从家乡外出打工,到又回家乡与菇结缘,他发现在兜圈子中,并非简单的终点回到起点,“现在市场变化了,种菇有‘钱’途了。”

    加入合作社有“靠山”

    今年,周守平从种植大户的打工者退出来,加入永川蕊福农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从种植大户那里购买菌袋,开始自行种植。

    “以前自己种植的菇量少,时有时无,没有批发商敢接招。”“现在加入合作社,这家没货那家有,由合作社收集上市销售,能固定一些批发商,就能形成长期合作关系。以前我们量少量多都为难,现在合作社建有冻库,可以保存一段时间,为备量做足了功课。”周守平很是感慨。

    “我现在种有1万袋平菇,1个菌袋成本4块多钱,200平方米的面积,周围用塑料黑膜围起来,顶上盖石棉瓦,就形成了室内栽培食用菌的菇房。”指着简易的菇房,周守平介绍道,除去人工、成本等,他1万多袋平菇要采摘4个多月,每袋产菇5斤左右,若管理得好,少感染病菌的话,这一季平菇就可望收入3万元左右。

     
    关键词: 食用菌 菇房 平菇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