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菇网-食用菌产业门户网站
省级分站
分类网
  • 装袋机
  •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产业动态 » 正文

    广西农科院植保所选育出高产抗病新品系巨鲍菇 各项指标大丰收


    【发布日期】:2015-01-06  【来源】:易菇网  【作者】:余姣
    【核心提示】:近日,广西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自治区主席基金资助项目“食用菌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通过了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测产验收,选育出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巨鲍菇各项指标都获得了大丰收。

    易菇网讯:近日,广西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自治区主席基金资助项目“食用菌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成功测产验收,选育出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巨鲍菇各项指标都获得了大丰收。

    据悉,广西农科院植保所食用菌项目组自2008年开始进行珍稀食用菌品种选育研究,2012年承担“食用菌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经过两年研究,目前已经进入最后的示范阶段。”据课题组负责人韩美丽博士介绍,科研人员以杏鲍菇为对象进行了诱变育种与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最终选育出了高产抗病新品系巨鲍菇。同时,项目组筛选出了三种以桉树锯木屑、桑枝、玉米芯为主要原料的培养配方,特别是桉树锯木屑在培养料中的含量高达30%,这一培养配方的发明为国内外首创,对于广西也具有独特意义,因为广西是桉树种植大省(区),锯木屑是桉树加工中的重要废弃物,但利用率极低。这一突破对于进一步降低食用菌种植成本,提高桉树种植附加值有较大的意义,且采摘巨鲍菇后的废菌包还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与有机肥料再次使用。

    巨鲍菇菇形巨大,外形与野生菇相似,尝起来肉质鲜美肥厚。单菇平均重量接近半公斤,最重的可以超过5公斤。据测算,采用塑料袋栽培模式下,这位“新人”的产量比原始品种提高了12.4%,鲜菇中蛋白质含量比原始品种提高了7.5%,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提高2.7%。而通过袋箱结合的高产栽培模式,在仿野生栽培条件下,鲜菇中蛋白质含量比市面上工厂化生产的同类品种提高了13.4%,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提高7.1%。

     
     
    [ 动态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本站  |  发展历程  |  顾问团队  |  会员入会  |  招聘信息  |  收款方式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信息规范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00229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