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中国食用菌(北京)流通一体化推进会在京召开。食用菌行业众多厂商、经销商及专家齐聚,共商食用菌发展大计。会上各方对食用菌流通一体化的作用、意义及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解读,并做了进一步的研讨。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茂林表示,要做好京津冀地区性协同发展,保障首都市民的“菜篮子”。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速度加快,生产方式由一家一户生产向组织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发展。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调查,2013年全国大中型工厂化企业生产的食用菌达到2517吨,年产量达到百万吨。但市场价格不顺、流通渠道部畅、利润大幅下滑以及货款结算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北京地区的市场亦日渐明显。
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茂林说,北京地区食用菌市场有其独特优势,对全国市场有一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做好相关引导和规范工作,既是保障首都“菜蓝子”的工作需要,也将影响到京津冀及东北等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全国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为真正实现生产商、交易商、市场、行业协会、百姓等各方共赢,合理解决初级农产品差异化较小、品牌不强、保鲜期受限、交易简单等问题,经广泛征求意见,由中国食用菌协会、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有限公司主办召开了中国食用菌(北京)流通一体化推进会,在保证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合理组织商户,积极开展合法经营活动。从过去的单打独斗,变成战略联盟模式。
参会各方一致认为要把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上升到协同发展的高度,积极联动,在行业协会、市场管理方、食用菌专委会等各方的管理下,积极组织协调各食用菌交易商户,努力完成各方的管理任务,为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及首都“菜篮子”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丰收。
北京市农委产业处处长任志刚说,俗话讲“一个好汉三个帮”,共赢的关键在于合作机制如何建立。要合理分配,搭建好这个平台。